百分点科技

百分点舆情洞察:方便面舆情中的AB面

舆情分析,舆情热点,方便面,315晚会

随着315晚会“老坛酸菜”生产乱象的曝光,方便面企业卷入舆情漩涡。在此次舆情事件中,各方便面企业公关表现、消费者口碑各不相同。一方面,统一五次发布声明回应,从食安危机陷入诚信危机,难以挽回消费者口碑。另一方面,白象方便面却因“放心吃”等走红出圈,迎来消费者“野性消费”。


A面:统一五发声明,从食安危机陷入诚信危机


3月15日晚,统一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官网出现了“发声明、删声明、再发声明”的情况,几次声明内容相差巨大。


315晚会曝光了“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”、“湖南锦瑞食品有限公司”等多家酸菜生产厂家。在统一的回应声明中,统一与湖南插旗公司停止合作时间从“2012年12月开始”变成“最近五年内”,最后统一直接否认合作称“不是统一企业的供应商”。声明里从一开始约谈“湖南锦瑞公司”负责人变成约谈“供应商”负责人(删掉了“湖南锦瑞公司”),再到转发“锦瑞食品”承诺函,否认使用任何一颗“土坑酸菜”,统一的声明发了又删、删了又发。


另一方面,“锦瑞公司”发函称:央视报道的“土坑酸菜”是某食品公司租用其场地周转使用(生产),不是供应统一的酸菜。而315晚会中,锦瑞企业生产负责人称“自家池子里的酸菜不够用(所以收购了土坑酸菜)”。“锦瑞公司”承诺函里的说法与央视报道中其企业负责人说法矛盾。

image.png


3月16日,统一老坛发文:即日起郑重邀请1000名各界朋友到厂参观。统一此举企图挽回声誉,但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。相关新闻下网友评论“坛子太新”,“是出口国外的酸菜吧”,还有评论贴出某网友在2015年的爆料贴反驳统一。


图片 1副本副本.png


WechatIMG75副本.jpg


统一是最早公开回应“老坛酸菜”舆情的企业,但却表现不佳。因为回应不彻底、措辞反复,回应声明的“说服效果”不理想,反而让统一陷入诚信危机。即使后来统一转发供应商承诺函、邀请消费者参观工厂,也错过了最佳时机,难以消除负面影响。


B面:从残奥会到315晚会,白象意外走红


残奥会期间白象首次出圈,“老坛酸菜”舆情成走红助燃剂


白象早在残奥会期间,就已小范围“出圈”,315晚会“老坛酸菜”舆情让白象进一步走红。

2月27日,B站up主“爱讲故事的布朗熊”发布视频称白象是“唯一拒绝日本入股的方便面企业,有三分之一的员工是残疾人,郑州暴雨捐款捐物,却曾经被赶出商场和超市”,该视频播放量已近300万;

3月4日,正值残奥会开幕之际,微博大V@视觉志 引用上述视频内容称#白象方便面是国产泡面之光#,获微博网友广泛传播;

3月5日,@网不红萌叔Joey 等大V在B站、微博等社交媒体同步发布相关视频,并带上话题#白象方便面三分之一员工是残疾人#,两平台视频播放量合计超过1000万;

3月6日,众多KOL的推广之下,品牌话题#白象#登上微博热搜榜,舆情声量也达到第一个高峰;

3月15日,央视315晚会曝光“老坛酸菜”生产乱象,各大方便面企业受到波及。白象食品在微博评论里回复称:“一句话:没合作,放心吃,身正不怕影子斜。”如此“霸气”的回复,将白象再次带入消费者视野。“拒绝日资”、“残疾人员工”、“默默捐款”等企业故事也进一步扩散,靠着同行“衬托”,白象品牌舆情声量达第二高峰;

3月18日,在白象的故事广为人知之后,消费者开始“野性消费”,各大美食KOL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白象方便面相关的美食测评和菜谱,将舆情进一步推升至第三个高峰。


3.png


消费者“国货意识”提升,“拒绝日资”、“残疾人员工”成就白象“良心企业”形象


白象走红是鸿星尔克事件的再次复现。随着Z世代成为国内消费市场主导力量,在国外政治因素的影响以及文化自信驱动下,Z世代“国货意识”提升,对本土元素有更强的偏好。


当国民级方便面品牌被曝出食品安全事件以及“日资背景”的负面舆情时,“拒绝日资”、招聘“残疾人员工”、“放心吃”的白象顿时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“良心企业”。


在三个方便面品牌的词云图对比中可以看出,白象与“国货之光”、“(汤)好喝”、“支持”等正面词汇关联更高,而统一和康师傅则与“老坛酸菜”、“插旗”关联紧密,此种负面印象的淡化需要一定时间。


4副本.png



情绪化的“野性消费”不可持续,“味道”“安全”“创新”才是固客核心竞争力


近年来,国货“回春”的案例时有发生。数月过去后,消费者对鸿星尔克、蜂花、汇源、贵人鸟等国货品牌“野性消费”的热情逐渐回归常态,而品牌面临产品品质、产品品类、设计、技术等标准是否匹配它们被寄予的情感与信赖等问题。


白象也试图抓住这个短暂的流量窗口。在残奥会期间获得关注以后,白象在微博、抖音等平台发起“寻找最强野生代言人”活动,吸引用户自发产出UGC内容,以期待将“好吃”的记忆点传递给消费者,推动品牌持续走红。“火鸡面”、“大骨汤面”是被提及最多的白象产品,但与“残疾人员工”、“拒绝日资”等关键词的声量相比,此类信息声量相对较少。


在食品安全方面,据天眼查提供的食品安全信息,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被抽检67次,结果均为合格;其投资公司及分公司等也涉及近300次抽检,结果均为合格。


5副本.png


现阶段,在“味道”、“安全”方面,白象食品具有一定竞争力,但对于品牌的持续发展来说还不够。


根据尼尔森资料显示,2021年方便面行业整体销量同比衰退4.0%,销售额同比衰退2.7%。国内方便面企业面临着来自进口品牌以及其他层出不穷的方便食品(如螺蛳粉、自热火锅等)的竞争压力。


2003年,白象推出国内第一款骨汤方便面品类产品“1元大骨面”,大力倡导营养和健康,开辟了方便面“骨汤”新品类时代。白象食品需要继续在差异化食材、创新口味中脱颖而出,才能牢牢抓住消费者的胃。


此外,不少消费者反映,线下买不到白象食品,若不是这次事件还以为白象倒闭了。由此可见,加强市场营销、拓展销售渠道,对品牌塑造同样重要。


6.png

7.png


对比统一和白象在此次危机中的舆情口碑,不难发现消费者对产品品质与企业责任的重视,企业只有坚持做正确的事,才会在“运气”到来时乘势而上。


声明:本文由百分点舆情分析团队撰写,数据来源于百分点舆情洞察系统,如需引用及转载,请注明来源。(部分文字、图片源于网络,如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侵权内容)


数读事件推荐

暂无数据

深度报告推荐

暂无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