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分点科技

劳斯莱斯请网红推广遭质疑 流量≠品质

舆情分析 舆情报告 舆情监测 劳斯莱斯 晚晚林瀚 品牌推广

一、事件背景

网红推广豪车品牌,空降热搜榜,质疑之声不断

9月24日12时,@劳斯莱斯汽车发布一则同晚晚林瀚夫妻的合作推广视频。视频一经发出,晚晚林瀚网红身份及二人备受诟病的“黑历史”都引起了网友和部分车主的强烈不满。


迫于评论及部分车主的舆论压力,劳斯莱斯在10月14日发布官微表示将下架视频,后续#劳斯莱斯下线网红夫妻争议视频#话题登上微博热榜第一,截止发稿前该话题阅读量已达到3.9亿,讨论量达1.1万。


1.png


二、舆论概况

总声量较高,事件呈现爆发性传播

据百分点舆情洞察系统监测显示,9月24日至10月24日事件声量共计传播26,558篇。从趋势图可以看出,视频发布初期到爆发前,声量表现比较稳定,但10月14日21:30分,劳斯莱斯突然针对此次事件进行了官方回应并表示下架推广视频,在表示“诚恳聆听”后关闭微博评论。一石激起千层浪,10月15日事件呈现爆发性传播,声量达到峰值,后续逐渐回落。


2.png


迫于舆论压力,劳斯莱斯下架视频道歉

9月24日至30日期间,事件评论度较高。十一期间,事件影响逐步消散。10月9日,声量及评论量突然抬升,一是工作日第二天,部分自媒体人根据节前热点,再次针对事件发声;二是知名自媒体人“姜茶茶”在其头条号发文“劳斯莱斯请晚晚林瀚夫妻推广,结果却被车主们集体diss”受到网友广泛关注,该文章评论篇次达2,656次,点赞1,376次。


10月10日,时代财经作者李卓玲发布文章“劳斯莱斯邀网红夫妻拍视频惹非议,网友:除了穷,不买的理由又多了一条”,导致晚晚林瀚的大批质疑者在豆瓣进行分享转发,并评论“喜提财经媒体报道”,关注度再次抬升。


迫于种种压力,劳斯莱斯在10月14日晚间选择回应,但因评论关闭行为导致网友难以接受,媒体也纷纷报道,声量、评论量协同升高,事件爆发性传播。


3.png


微博是本次事件的主要发声矩阵,占比过半

据百分点舆情洞察系统显示,微博渠道在整个事件的声量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,占比超过50%。新闻媒体渠道占比37%,也是主要的发声阵地,微信、论坛、短视频占比较低,分别占比6%、4%、2%。


4 (2).png


劳斯莱斯、网红、晚晚等为此次事件的高频词。

5.png

三、劳斯莱斯“翻车”所为何故

网红夫妻品牌定位不匹配、黑料铺天盖地,是网友质疑的主要原因

网友和车主在得知网红晚晚夫妻代言后,表示:“请的人太掉价了、客户群被拉低、代言人与品牌定位极度不符”。


晚晚作为豆瓣初代网红,小三、出轨、旗下美术馆人命案件冷处理100小时、皮草事件被多次点名等负面不断。丈夫林瀚曾因无证驾驶被罚、公司涉及安全隐患被罚34万。网友表示单就这对夫妻多次漠视驾驶安全,不适合代言任何汽车品牌。负面情绪直接对劳斯莱斯品牌产生影响,网友表示:“劳斯莱斯都不做背调吗、背人命的失信人员,贵品牌也敢请”。


林瀚下场开撕,为网友情绪火上浇油

有网友自称是劳斯莱斯车主并以照片作为佐证,表示请晚晚代言瞬间拉低了他库里南bb版的格调,引得林瀚亲自下场参与这场论战,后又被网友回怼。


这一行为无异于火上浇油,劳斯莱斯更是成为真正的“群嘲”对象,网友表示:“品牌官方微博下,代言人直接下场与买家掐架,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”。


6.png


玩梗时代,“王思聪不买我也不买”将是企业无法摆脱的魔咒

王思聪作为劳斯莱斯的忠实车主,评论称,“突然感觉RR很low,以后不会买了”。玩梗时代,作为自带流量的公众人物,王思聪贡献又一热梗,“王思聪不买,我也不买”再度将关注度扩大化、娱乐长尾化,这一魔咒就如“我爸是李刚”一样,将一直伴随劳斯莱斯左右,反复对品牌造成攻击。


7.png


认真对待、诚恳聆听,但又关闭评论,网友评论劳斯莱斯玩不起

10月14日晚间,莱斯莱斯做出官方回应后,表示将会下架该视频,并认真对待诚恳聆听。然而劳斯莱斯却关闭此条微博评论,再度引起网友不满,并且#劳斯莱斯关闭评论#再次带着品牌登上热搜,截止发稿前该话题阅读量已达到1.4亿,讨论量达1869。


8.png

四、营销与应急均要深思熟虑

“反差营销”剑走偏锋,稍有不慎,满盘皆输

有媒体称,劳斯莱斯此次营销动作不难看出,想借助“反差营销”扩增品牌宣传,在依靠网红流量提高品牌输出的同时,下沉年轻市场,解决品牌结构性饱和的问题。本意虽好,但在流量网红的选择上有欠考虑,网红形象本就与劳斯莱斯品牌定位契合度不高,更何况晚晚夫妻二人在网红界饱受争议,不是营销策略冒险,而是网红选择的问题。官方虽后期强调晚晚林瀚并非品牌代言人,但网友却无法真正意义上区分KOL与代言人,这些因素都是品牌要在营销评估中进行慎重衡量的。


任由事件发酵,冷处理后迫于舆论回应,品牌诚意引网友质疑

品牌营销翻车后,劳斯莱斯并未对网友的口诛笔伐作出回应,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。部分媒体表示,时隔半月有余,再次回应,让事件重回大众视野,拉长舆论战线时长。在表示“诚恳聆听”后关闭评论,引得网友质疑品牌诚意,负面评论接踵而至,再掀波澜。


五、重视“流量”口碑调研,做好日常舆情管理,建立危机预警机制

做好“流量”的口碑调研,准确衡量品牌与KOL的契合度,方可强强联合,传达真正的品牌理念 

品牌在与kol合作前,可考虑利用舆情大数据监测与分析“流量”口碑情况。流量虽具有推广价值,但kol作为“关键意见领袖”也要充分考虑民众对其信任度,需要通过调研分析准确把握其与品牌形象是否契合,能否传达真正的品牌理念。


关注品牌日常舆情管理,做好负面预判,建立品牌的危机预警机制

在日常的品牌监测中,积极关注媒体、网友对品牌的讨论情况,在出现负面言论时,主动关注并了解。大型事件要做好危机预判,迅速、机动的做好应急处理,尽量减少负面事件给品牌带来的冲击,建立一定的危机预警机制,降低负面舆论对品牌的消极影响。


声明:本文由百分点舆情分析团队撰写,数据全部来源于百分点舆情洞察系统,如需引用及转载,请注明来源。

(部分文字、图片源于网络,如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侵权内容)


数读事件推荐

暂无数据

深度报告推荐

暂无数据